你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医药并购

颠覆不成又烧钱,移动医疗的出路只能是“凶悍裁员”?

2016-09-18 已浏览【 】次
摘要 在移动医疗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,创业者应如何破局?经过烧钱竞争后移动医疗能否找到好的、可持续的盈利模式?投资界沙龙,共同探讨了大健康时代下移动医疗的新蓝海。

      华为等手机巨头利用自身优势和庞大的C端用户天然流量入口,推出“4G医疗”的行业解决方案;小米凭借其超高的性价比热卖小米手环,更早前还借助投资九安医疗布局移动医疗;去年乐视与卫宁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关系,共同打造互联网+时代下的云医院;京东也布局医药电商领域;移动、电信运营商凭借其专业信息化优势和庞大的线下渠道用户资源,发挥其远程医疗优势与医院进行深入合作。除此之外,地产巨头也在向健康产业方向转型,而传统的公立医院掌握着核心医生资源,自我升级改造强势进入移动医疗乱局。

  在移动医疗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,创业者应当如何破局?医疗改革和资源合作该从哪些方面入手?如何增强移动医疗与用户的黏性?经过“烧钱”竞争后移动医疗能否找到好的、可持续的盈利模式?从移动医疗到健康管理中间又有多大的发挥空间?

颠覆不成又烧钱,移动医疗的出路只能是“凶悍裁员”?

  8月18日,由清科集团、投资界、新芽空间主办的投资界沙龙,邀请移动医疗创业者和关注该领域的投资机构,共同探讨了大健康时代下移动医疗的新蓝海。


  高特佳资本研究部高级研究员李挺: 想颠覆传统的移动医疗,最终颠覆的是自己

  移动医疗的意义,在于解决两个基本问题:一是打通医疗产业链,提高效率。二是解决信息不对称。总结说来,移动医疗要能服务于以下群体:

  1.  满足大众需求。大众需求主要是集中在就医、疾病管理、用药学习、购买药品、健康监测、挂号这几方面。举一个炒得最火的但是算不上成功的例子,就是春雨医生。春雨现在的模式也是不断受到挑战,要不断加强发展自己的业务,从线上到线下,和保险公司合作,来对抗平安好医生。

  还有一些比较小的项目,模式相对于春雨医生更进一步。一种是做社群,比如一个肿瘤患者可能就希望找到一些同病相怜的人,互相交流病情和治疗方案。一种是辅助病人进行疾病管理,提醒吃药,提醒看医生,提醒诊断,病友间的交流,相互推荐。这样的模式以后可以引入一些其他的医院服务机构和电商,把产业链打通。

  2.  满足医生的需求。医生的核心就是要提高收入,方法就是多点执业,这也给移动医疗带来很多机会;同时,医生职位的提升需要不断参加一些学习考试或发表论文,移动医疗也可以对医生提供帮助;还有就是名气地位,医生名气不单单是在病人间的名气,在医生圈的名气也很重要,如果医生在他自己圈子里的名气大,就可以得到一些医生给他推荐患者,也能提高他的客单价收入。

  满足医生需求的商业模式包括:医生工具、医库等,给医生提供一些病例采集、文献服务的工具。还有医生社群之间的互动、继续教育。

  3.  满足医院的需求。特别是对一些私立医院、二级医院增长患者数量的需求,移动医疗可以很快把患者导入到这些医院。另一个是降低成本,可能需求小一点,但是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。

  4.  满足药品、器械厂商需求。这是移动医疗企业最主要的盈利来源,也有相对比较高的净利润。但对投资机构有点不好的地方,因为它对行业资源比较依赖,做一些规模不太大的APP也很容易形成现金流,所以融资需求不是太大。

  5.  满足卫计委、人社部等部门的要求。首先是卫计委推行私人医生的模式。私人医生需要进行分级诊疗和提高效率,这两点就需要一些移动医疗APP进行帮助管理和调整。其次现在很多药品纳入监控,辅助用药到底有没有作用,该不该给患者开?这个情况上也需要一些移动医疗和大数据的应用。最后,通过CDSS提高医疗的整体水平。要想达到这个效果,需要大数据的积累,进行人工智能的利用分析。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进行远程会诊打通产业,再一个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做临床系统,很大程度提高基层医生的水平,提高医疗效率。

  天方达创始人兼CEO李殿召:互联网医疗公司“过冬”一定要凶悍裁员

  2015年以前,天方达公司人员不到200人,开始扩展业务后,2015年年底扩展到250人。拿到投资之后投资人对我们有要求,就是要快速发展,提高定位,于是从去年年底到今年6月份公司人员从250人扩展到400人。目前来看,我们的扩张还是有点快,所以今年6月份开始平衡预算。

  但是,进行调整不能盲目收缩,要全面分析一下:我们最核心的价值、最独特的优势是什么,应该保留什么,收缩什么,还要基于对整个行业的评估。我认为在互联网医疗行业有以下几个特点,也是我们今年几个调整的依据。

  1.  医疗保健服务具有地域性。互联网医疗有一个特点,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。但我认为在互联网医疗打破的仅仅是时间的限制,空间的限制并没有打破。一定要注意资源的密集度,否则是很难变现的。

  2.  医疗和保健不可分割。在互联网医疗发展起来之前,整个行业是以医疗为核心。但医疗非常厚重,需要长期的沉淀。最近几年大家越来越重视保健,开始提出保健比医疗更重要,应该防重于治。这种情况下很多互联网医疗公司,希望通过轻问诊、健康管理、慢病管理在这方面打开缺口,取得长远成功。但是我认为医疗和保健是不可分割的,单纯依靠健康管理很难形成价值,很难收费。

  3.  线上线下必须连接。我认为在当前的条件下,远程医疗还不成熟。我们发现,在短时间内想通过健康大数据赢得实际收入是非常困难的,应当进一步聚焦在B端进行资源整合。这是我们面临资本寒冬时,为了保证下一步成功的情况下,分析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特点做出的战略调整。

  从战术上来说,我认为所有创业公司的负责人,一定要建立现金流监控,这个非常重要。另外,应该建立精准核算,要深入分析你的收入来自哪方面。没有成功之前谁也不能坚信你选的路一定是对的。所有的尝试都是试错。你怎么样能够快速的知道你这个方案能不能放大,能不能走到最后,这里面很重要。

  最后一点,一定要凶悍的裁员。最近有好几个公司给我们做了榜样。对所有做互联网业务的公司来说,最大的开支是人,如果你的现金流已经很差了,一定要下定决心。当然裁员也会有各个方面的风险,还是基于把握现金流量,有序裁员。

   圆桌对话:“烧钱”竞争后,什么才是好的移动医疗盈利模式?

  圆桌讨论嘉宾:   

    深圳市投资推广署生命健康产业招商专员 高思诺;

    澳银资本投资总监 纪昌涛;

    梧桐智慧总裁 戴东荣;

    云之讯VP 罗志坚;

    天方达创始人兼CEO 李殿召;

    高特佳资本研究部高级研究员 李挺;

    圆桌讨论主持:

    橙医生董事 岑明华

颠覆不成又烧钱,移动医疗的出路只能是“凶悍裁员”?

  移动医疗是烧钱,但初创公司千万不要随便烧!

  纪昌涛:移动医疗/互联网医疗就是一个烧钱的事,但是对于初创企业确实要注意。提醒创业者一定要有节奏有规划地烧钱,现金流一旦出现问题这是很致命的。

  罗志坚:现在资本市场基本上都是看经营数据,而不只是看你有多少用户。创业就是做生意,生意的本质就是要赚钱,同时要创造社会价值。创业者要想清楚最终要解决什么问题,用数据说话,大家愿意为你解决的问题付费,才是真正你解决的问题。

  李挺:今年投融资领域进入了常态化,投资机构和创业机构现在也是越来越趋向理性。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更要加强自身的功力,尽快找到自己的盈利点。烧钱的模式在今年渐渐变得不适合了。其实互联网医疗的盈利还是挺容易的,关键是看资源,还有能不能找到一个和自己资源匹配得好的盈利模式。

  投资者要警惕简单粗暴的盈利模式

  高思诺:首先,投资者要找到一个可以产生现金流的业务,这里面非常关键。第二点,我送一个配方——互联网医疗一定要跟保险结合起来。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医疗产业的发展,一定是医疗、养老、保险三大板块做一个闭环。   

  戴东荣:我觉得移动医疗有两个方向,一个方向我们在核心技术上没有形成一些突破,或者能够侦测到更深层的数据再进行分析。还有一个,医生如何能够用自己的技术拿到他应该有的报酬,不至于在药方面做文章。这块做起来,是很有价值的。

  李殿召:我觉得互联网医疗要回到它的本质,大部分互联网医疗公司提供的是一个信息化的服务而不是医疗服务。有了这个认识之后要分析整个医疗行业生态相关的主体。   

  岑明华:移动医疗和保险息息相关,互相推进,坚信整个移动医疗的春天会尽快到来。

在线提交资源供需欢迎您的参与